黄宗羲
栏目:造句大全 查看: 11
黄宗羲 造句详情如下:
- 1、慷慨赴死易,从容就义难。黄宗羲
2、天下之治乱,不在一姓之兴亡,而在于民之忧乐。黄宗羲
3、黄、王坚持游击战,打了十几年,九死一生,还可坚持,康熙一开科举,还颁布特殊政策,对这些前朝义士开“博学鸿儒”科,免考入仕,黄宗羲就难办了。
4、学校之盛衰,关系天下之盛衰也。黄宗羲
5、黄宗羲特别强调投入时代潮流的自觉性,反对“天崩地解落然与吾无与”。
6、学不至于乐,不可谓之学。黄宗羲
7、缘夫天下之大,非一人之所能治,而分治之以群工。故我之出而仕也,为天下,非为君也;为万民,非为一姓也??以君之一身一姓起见,君有无形无声之嗜慾,吾从而视之听之,此宦官宫妾之心也。黄宗羲
8、法次务大臣梅古英自觉想了个好主意,站出来道:陛下,臣以为二位殿下推荐之人均极为出色,难分伯仲。顾、黄、王坚持游击战,打了十几年,九死一生,还可坚持,康熙一开科举,还颁布特殊政策,对这些前朝义士开“博学鸿儒”科,免考入仕,黄宗羲就难办了。
9、学问之道,以各人自用得着者为真。黄宗羲
10、大丈夫行事,论是非,不论利害;论顺逆,不论成败;论万世,不论一生。黄宗羲
11、明太祖洪武十三年(1380)废除相职,从此“士”在朝廷上便失去了一个权力的凝聚点,即使仅仅是象征性的。……黄宗羲说:“有明之无善治,自高皇帝废丞相始也”。余英时
12、因此,黄宗羲编撰《明儒学案》时,所涉材料并不以学者的语录为限,而是在其全集中钩玄提要,力求透露“其人生之精神”,以揭示其思想学术的时代特点。
13、黄宗羲说皇帝视天下黎民“此我产业之花息也”,即是此理。
14、黄宗羲“一本万殊”的史学思想,精审明辨的学术史分析法,都是中国传统史学思想中的宝贵财富,对中国传统史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。
15、自古圣贤,盛德大业,未有不由学而成者也。黄宗羲
16、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*制制度,有及其重要的意义,对以后反*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。
17、学则智,不学则愚;学则治,不学则乱。自古圣贤,盛德大业,未有不由学而成者也。学则可以守身,可以治民,可以立教。黄宗羲
18、爱其子而不教,犹为不爱也;教而不以善,犹为不教也。黄宗羲
19、附录4吴光《黄宗羲遗著考(一)》内容摘录96。
20、利害之端,常伏于思虑之所不到;疑间之萌,每开于堤防之所不及。黄宗羲
21、王船山的哲学,顾炎武的经学,黄宗羲的史学,方以智的质测之学,傅山的诸子学,唐甄的社会政治学说,都为启蒙思想推涛助浪,各自作出了自己的理论贡献。
22、顾、黄、王坚持游击战,打了十几年,九死一生,还可坚持,康熙一开科举,还颁布特殊政策,对这些前朝义士开“博学鸿儒”科,免考入仕,黄宗羲就难办了。
23、年少鸡鸣方就枕,老人枕上待鸡鸣。转头三十余年梦,不道消磨只数声。黄宗羲
24、在封建文化的禁锢之下,黄宗羲器宇轩昂,在一众只肯埋首故纸堆之人中堪称鹤立鸡群,哪肯向封建势力颔首低眉。
25、由此可知,黄宗羲文集中所载叙事之文,旨在备史事之缺,亦即存留明末亡国大夫的历史。
26、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,前者唱邪,后者唱许。君与臣,共曳木之人也;若手不执绋,足不履地,曳木者唯娱笑于曳木者之前,从曳木者以为良,而曳木之职荒矣。黄宗羲
27、叙事须有风韵,不可担板。黄宗羲
28、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7月天崩地解:黄宗羲传李洁非。
29、情者,可以贯金石动鬼神。黄宗羲
展开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