御史
栏目:造句大全 查看: 16
御史 造句详情如下:
- 1、御史大夫赵尧往迎燕王,因验问左右。
2、魏吏部骥请于朝,一清之后,御史何与其子竞复清之,何由是构祸而竞亦以此成孝子。
3、御史毛羽健,曾有疏难焕五年方略,谓与款敌谋,亦谪戍。
4、除老臣外,当朝大臣如参知政事吴奎、御史中丞吕诲、参知政事唐介等也都以王安石“论议迂阔”、“狷狭少容”等为由,极力反对王安石为相。
5、五品二梁,御史台四品、两省五品亦三梁,而绶有晕锦、黄狮子、方胜、练鹊四等之殊。
6、御史中丞吕诲、参知政事唐介等也都以王安石“论议迂阔”、“狷狭少容”等为由,极力反对王安石为相。
7、御史大夫华歆,本操私党,立逼献帝下诏,命丕袭封,仍为丞相魏王,领冀州牧。
8、九月,先是高户捉官本钱;乙卯,御史大夫李朝隐奏请薄税百姓一年租钱充,依旧高户及典正等捉,随月收利,供官人税钱。
9、大哥说要封一个乡侯,御史大夫晁错进言封亭侯,最后宗正寺卿折中封了个关内侯,名号取的他的姓就叫云侯。
10、御史谢景温秉承王安石之意,上奏神宗,以试题“谤讪朝政”的罪名弹劾苏轼。
11、当年,御史文悌曾上奏严参康有为,说他常常晚上来访,车中携有衾枕,行踪诡密。
12、御史们振振有词,搞得他们也不知事情真假,想争辨都底气不足。
13、1688年,御史陈紫芝参奏,湖广巡抚张汧。
14、顾少卿看李沐风盘根问底的追问,心里也有几分明白,他打起精神道:御史台由皇帝直接监督即可。
15、这些日子朝中乱成一团,天启帝降罪刘志选后,御史游士任、给事中毛士龙等人接着上疏要求追查谣言。
16、御史的工作单位叫都察院,头头是左、右都御史,副职是左、右副都御史,掌管内外监察,纠举不法。
17、宗庙祠祭事,御史不当,得弹奏之,良以台官所奏,拘牵成例,不揣事之轻重。
18、诸司三品三梁,四品、五品二梁,御史台四品、两省五品亦三梁,而绶有晕锦、黄狮子、方胜、练鹊四等之殊。
19、八月,渊使相国王建、御史大夫柳甫请解围却兵,当君臣面缚。
20、御史大人,恕个罪说,当今万岁算是宵衣旰食,勤勉躬亲。
21、宋朝开启了台谏合流制度,御史与谏官充分发挥了监察百官的作用。
22、御史大夫周昌,其人坚忍质直,且自吕后、太子及大臣皆素敬惮之。
23、先是,御史中丞石公弼、侍御史毛注数劾京,未允,至是,贬太子少保,出居杭。
24、但是,御史前赴后继地弹劾,却扳不倒他。
25、御史们一旦上书谏阻也有伤圣德!
26、同月,安禄山赴任,玄宗敕令中书门下三品以下正员外郎长官、绪司侍郎、御史中丞于鸿胪寺亭子祖饯。
27、郑贵妃及其家人的险恶用心很快被识破,御史陈登云谴责郑承宪“怀祸藏奸,窥觊储贰”。
28、旧事,左右仆射初上,御史中丞、吏部侍郎已下罗拜。
29、帝使使召卢绾,绾称病;上又使辟阳侯审食其、御史大夫赵尧往迎燕王,因验问左右。
30、奇氏在顺帝耳边猛吹枕头风,终于吹得早已不耐烦的他发出旨意:御史大夫老的沙从哪里来回哪里去,别在朝廷待着了。
31、应当说丞相、御史大夫、廷尉给秦始皇上奏的尊号已经登峰造极了,从称号到政令、自称,无所不用其极。
32、说起来,京兆尹是从三品高官,御史中丞才正五品,侍御史更是只有从七品,相差悬殊。
33、绶居两班之首,在方镇时识江朝,叙语次,不觉屈膝而拜,御史大夫高郢亦从而拜。
34、己巳,尚书右丞相张说、御史大夫崔隐甫、中丞宇文融以朋党相构,制说致仕,隐甫免官侍母,融左迁魏州刺史。
35、且左丞纠射八坐,主省内禁令、宗庙祠祭事,御史不当,得弹奏之,良以台官所奏,拘牵成例,不揣事之轻重。
36、《万历野获编》补遗卷三“御史阿内侍”。
37、上又使辟阳侯审食其、御史大夫赵尧往迎燕王,因验问左右。
38、嘉靖时,御史闻人诠言,今时文体诡异已极,乞申饬天下,力崇古朴,其要在先责督学宪臣,次责场屋考校等官。
39、这时候,御史欧阳云等十余人恰好按照老规矩纳贿来了,刘瑾揭发检举了他们的行贿行为,将他们全部治罪,给自己换来了拒贿一次的名声。
40、奴才们尽力维持着,如果要照祖宗的老例子,奴才恐怕没那么多钱,再说清流、御史们一旦上书谏阻也有伤圣德!
41、接着,群僚百官纷纷进言,御史中丞海青峰、署理兵部侍郎卢腾远、东宫洗马虞文俊、翰林院编修岑渡、礼部主事仲暄都上疏为任停云辩诬。
42、“御史为风霜之任,弹纠不法,百僚震恐,官之雄峻,莫之比焉。
43、绪司侍郎、御史中丞于鸿胪寺亭子祖饯。
44、直兵鲍僧睿,恃顼势为不法,御史中丞徐陵为奏弹之,从南台官属引奏案而入。
45、御史可溯源于西周,称小宰、宰夫或御史,分属天官冢宰和春官宗伯之下。
46、御史吴达上疏,冯铨为逆党魏忠贤干儿,故习不移……平日揽权纳贿,且纵子往来贵要,招摇纳贿又可知。
展开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