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禄山
栏目:造句大全 查看: 16
安禄山 造句详情如下:
- 1、安禄山攻入长安(今洛阳),数百名梨园弟子皆为俘虏,雷海青掷乐器于池,以示抗拒,被杀。
2、在唐军和回纥军的并肩作战下,安禄山父子的势力基本瓦解。
3、同时,安禄山也是粟特祆教徒中的宗教领袖,自称“光明之神”的化身。
4、安禄山、杨国忠这样的会拍马屁的小人扶摇直上,那些有才有学,直言敢谏的臣子一个个被流放到西边放羊去了。
5、唐天宝年间,安禄山叛变,在汾州城里的聂乡魂与义兄南英翔因盗贼攻入城中险些丧命,所幸被龙池派的杜瀛所救,其后更一同前往淮阳郡投身军旅。
6、安禄山带领部队,昼夜兼行,来到了契丹人的大帐。
7、李隆基晚年生活骄奢淫逸,信任宦官,政治腐败,官吏贪黩,武备空虚,安禄山起兵反他,该算是。
8、此后安史之乱爆发,东都洛阳沦陷,安禄山的军队向长安皇宫步步逼近.
9、安禄山装修完新家想请皇帝下诏让宰相前去温居,李隆基正要请宰相一起打马球,接到安禄山的请求立刻停止打球,令宰相去给去赴安禄山的温居宴。
10、安禄山性骁勇,能通解运用六蕃语言,曾任互市牙郎即现在的翻译官,其后任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的捉上将,升讨击使,但因与奚、契丹战败,罪大当诛,因此被送往京师。
11、安史之乱前夕,安禄山得到李靖兵书《李药师遗篇》,引来各方争夺。
12、安禄山按着严庄的指点,先在灶门前地上双膝跪倒,作揖叩头,站起身来,点上三注香,插在香炉里,焚烧黄仙纸,这就是送灶。
13、唐朝天宝年间,安禄山叛乱,国内狼烟四起,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,杜甫著名的《三吏》和《三别》,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。
14、安禄山财大气粗,官高位显,飞扬跋扈,视小民如草芥,就更加不将朝廷和官吏百姓放在他的眼里了。
15、在军营中待了数日,安禄山每天均拉着刘浦诚大谈他的治国之策,安民之法,待攻陷洛阳之后,如何守东都为据点扼制长安皇城,兼以抵御现今全国各地组织起来的反抗力量。
16、同月,安禄山赴任,玄宗敕令中书门下三品以下正员外郎长官、绪司侍郎、御史中丞于鸿胪寺亭子祖饯。
17、酒席上,安禄山对哥书翰说:我的父亲是胡人,母亲是突厥人。
18、安禄山前后十余度欺诱契丹,酒宴之时酒中放莨菪子,预掘一坑,待其昏醉,斩首埋之,皆不觉死,每度数十人。
19、你不知道吧!刘子墨这个二愣子得罪了安禄山,安禄山派史朝义干的,安禄山贵为郡王,居然这样小肚鸡肠,斤斤计较,看来安禄山是无才无德之人啊!!!
20、潼关失守后,安禄山还没有到长安,士民就逃入山谷,宫嫔哭着散匿逃亡,将相府第之家委弃的宝货不可计数,不逞之徒成群结队争抢财物,一连几日都抢不完。
21、像李林甫、安禄山、杨国忠这样的会拍马屁的小人扶摇直上,那些有才有学,直言敢谏的臣子一个个被流放到西边放羊去了。
22、安禄山见驾唐明皇和杨贵妃,别有用心地跳起了胡腾舞。
23、安禄山之乱後,大唐虽然收紧了其民族政策,但因其长期的养痈成患的少数民族政策,少数民族问题早已是尾大不掉了。
24、同时,安禄山还令府县追查,‘铢两之物无不穷治,连引搜捕,支蔓无穷,民间骚然’。
25、安禄山看到洛阳宫阙尊雄,心情急欲僭号。
26、鼙鼓声声,夜雨淋林,李隆基的深情,安禄山的壮志,是否拥有钧天之能,便可以乘风破浪济沧海?
27、他是安禄山的手下,是安禄山一手提拔起来的,从范阳户曹参军直接提拔为常山郡太守,相信应该有些能力吧,安禄山手下废物不多,除了他的那些儿子。
28、安禄山见驾唐明皇和杨贵妃,带来了胡人盛行的胡旋舞和胡腾舞,强劲狂放的胡风为大唐文化注入了旺盛的活力。
29、安禄山叛乱后,唐玄宗准备让皇太子李亨为天下兵马元帅,监抚军国事。
展开全文